日期:2025-03-26访问:57
近年来,AI 诈骗案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,其危害程度也与日俱增,已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重视的严峻问题。2023 年,基于 AI 的深度伪造欺诈暴增 3000% ,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,彰显了 AI 诈骗来势汹汹的发展态势。进入 2024 年,AI 诈骗的增长势头依旧不减,浙江警方数据显示,该年 AI 诈骗案件同比激增 270%,单笔损失金额超百万元的案例中,83% 涉及伪造视频 。到了 2025 年,AI 诈骗仍在持续肆虐,不断侵蚀着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社会信任体系。
近日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,明确规定:自9月1日起,对可能导致公众混淆或者误认的AI生成内容,必须添加“AI”标识。这一新规的出台,标志着国家对AI技术应用的规范迈出了重要一步,旨在帮助公众更好地识别AI生成内容,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。
既然AI能造假,那我们可以“用魔法打败魔法”,用科技的手段鉴定视频和图片的真实性。这可不是什么电影里的情节,而是2025年超危险的AI诈骗。不光是冒充亲朋好友,还有假客服、假领导甚至假警察,都可能是AI换脸+克隆语音伪造的! 今天这份防骗指南,助你一眼看穿 AI 骗子那些花花肠子。
AI诈骗常用手法
01以假乱真的语音合成诈骗
不法分子处心积虑地收集目标对象的语音样本,凭借先进的AI语音合成技术,精准地模仿其声音。随后,编造出诸如家人突发重病、公司遭遇紧急资金危机等令人心急如焚的紧急事由,诱使接听者在慌乱无措的状态下,不假思索地进行转账汇款。不妨设想一下,你突然接到 “老板” 焦急万分的语音指令,要求即刻向特定账户打款,稍有疏忽,便可能落入骗局的陷阱。
02令人防不胜防的深度伪造视频诈骗
借助AI强大的图像生成与视频编辑能力,骗子精心炮制出几可乱真的视频。例如,伪造家人车祸受伤的视频或照片,利用家人关心则乱的情绪骗取金钱。
03精准 “投喂” 的信息诈骗
AI算法对海量的公开数据进行深度分析,细致入微地勾勒出目标人群详尽的精准画像,涵盖兴趣爱好、消费习惯、财务状况等关键信息。在此基础上,量身定制极具针对性的诈骗信息,从而大幅提高诈骗的成功率。就如同针对热衷于投资理财的人群,推送虚假的高收益投资项目,其迷惑性极强。
如何防范AI诈骗?
锦囊一:多重验证,确保真实
可要求对方做快速转头、用手遮脸等即兴动作,看反应是否自然,AI生成内容易出现面部扭曲或延迟,或者要求对方回答只有你们知晓的问题。
涉及转账时,通过电话、线下见面等多途径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。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,应避免转账操作。
锦囊二:保护隐私,筑牢防线
社交媒体上,保护好你的个人信息,谨慎对待各类网络平台的信息收集请求,别让AI有机可乘。
对于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、中奖、交友等链接提高警惕,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,以免被骗子“精准围猎”。
锦囊三:提高警惕,及时报警
要学会拒绝诱惑,提高警惕。避免占便宜心理,警惕陌生人无端“献殷勤”。
如果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AI诈骗,要及时保护好相关证据,如通话录音、聊天记录、转账截图等,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。
锦囊四:持续学习,提升意识
诈骗手法更新快,你的知识库也要跟上,定期充电,学习反诈知识,提升防骗技能。